馬齒莧有個更常聽到的別名-- #豬母乳 ti-bó-ling / tu-bó-ni.
但為什麼叫豬母乳呢?

在早年的農業社會時期的養豬人家
為了節省飼料或降低番薯葉使用
常常會在農地或荒地摘採馬齒莧來充當養豬的飼料
而據傳其成份能促進母豬泌乳

於是就有「豬母乳」的名稱

雖然在網室裡,我們會將其視為雜草
將它拔除

但其實它是可食用的唷~
其嫩葉口感清脆又滑溜
汆燙之後淋上香油或醬油調味就好好吃
在臺灣的餐廳裡有時候也會見到馬齒莧的料理唷


因為扦插就能繁殖,也當作盆草種植,簡單又具觀賞價值
而白色花種是最常被採摘來食用的

有時候我們以為的小雜草
其實都是超級好吃的神秘野菜
真是「草」不可貌相呢
